上回講到因為種種原因,我開始load番移居台灣哩個background job出黎,但係我老婆就唔係好捨得佢份糧喎。一來佢要俾家用娘家,二來一直都係大使怪,冇咩儲蓄習慣,想趁呀仔未讀小學前打多幾年工,儲翻啲彈藥,去到台灣就唔再打工,諗住憑我地兩個人嘅能力,俾啲時間,點都可以開創倒個小企業養家嘅。
點知呢呢呢,佢自己身痕轉咗去個新 Department,每日出門口前都苦口苦面話唔想翻工。我老婆嫁著我哩個Hea人,唔通想同我鬥Hea?非也,原來佢新 Department 個老細係變態嘅。上手個同事做咗十幾年都頂唔順要起身走人,佢先轉去接手,可想而知哩個老細有幾難頂。跟住佢話翻工時飲完杯奶茶後,個肚會咕咕叫得好勁,初時以為係乳糖不耐,後尾問一問醫生,原來是工作壓力引致的大腸激躁症,可以食血清素治療。嘩!我當堂嚇咗一嚇。一個人因為情緒及壓力的影響而引致生理上嘅反應,情況實在相當嚴重,再咁落去容乜易造成永久創傷。我一心諗住一齊去台灣大展身手架嘛,萬一有事埋仲難適應新環境?咪嘞,都係早啲出發。我地仲未老,承擔倒創業失敗嘅風險,我呀媽仲行得走得,可以幫手湊孫,呀仔仲未讀書,唔使適應新學校,而家唔走仲等幾時?
當時又啱啱睇咗套戲,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(2013),故事中的男主角開始時經常陷入自己的幻想世界裡面,唔肯踏出一步去實踐自己嘅理想。我同老婆成日諗諗諗,冇去踏出第一步,好似俾套戲笑鳩緊呀。我小呀!當你真心想做一件事,成個宇宙都會幫你架。
為咗壯下膽,我上去美國中央情報局嘅 The World Fact Book (唔係 Facebook 喎) check 下台灣嘅基本資料,始終,去旅行同搬去住係有唔同嘅。
台灣 | 香港 | 南韓 | 馬來西亞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GDP/Capita (OER) 官方匯率 (2017) | USD24,292 | USD46,080 | USD29,938 | USD9,755 |
GDP/Capita (PPP) 購買力平價 (2017) | USD49,827 | USD61,016 | USD39,387 | USD29,100 |
GDP增長率 (2017) | 2.9% | 3.8% | 3.1% | 5.9% |
通脹率 (2017) | 1.1% | 1.5% | 1.9% | 3.8% |
失業率 (2017) | 3.8% | 3.1% | 3.7% | 3.4% |
貿易差額 (2017) | 348.9B - 269B = 79.9B | 537.8B - 561.8B = -24B | 577.4B - 457.5B = 119.9B | 187.9B - 160.7B = 27.2B |
財政盈餘(2017) | -0.1% of GDP | 5.2% of GDP | 1.4% of GDP | -3% of GDP |
公共債務 (2017) | 35.7% of GDP | 0.1% of GDP | 39.5% of GDP | 54.1% of GDP |
嬰兒死亡率 (2018) | 4.3 /1000 | 2.7/1000 | 3/1000 | 12.1/1000 |
平均壽命 (2018) | 80.4 | 83.1 | 82.5 | 75.4 |
堅尼系數 | 33.6 (2014) | 53.9 (2016) | 35.7 (2016) | 46.2 (2009) |
貧窮率 | 1.5% (2012) | 19.9% (2016) | 14.4% (2016) | 3.8% (2009) |
標普信貸評級 | AA- with stable outlook | AA+ with stable outlook | AA with stable outlook | A- with stable outlook |
哩一大堆數字,要有比較先至會有感覺,所以我專登搵同台灣差唔多size嘅南韓及馬來西亞比較一下。另外,本來台灣哩個大島(36,193km^2)包含了城市與鄉村,係唔應該攞來同香港(1,106km^2)哩個城市比較嘅,但係,在香港住咗咁多年,將香港的數據列埋出來,自己先至會有啲概念。
台灣嘅人均生產總值以官方匯率計,每年24000美元以上,達到OECD國家嘅水平。以Purchasing Power Parity計算,即是計埋當地嘅物價指數,哩24000美元其實在當地有接近50000美元的購買力。有趣的是,雖然南韓的人均生產總值以官方匯率計算有接近30000美元,但是在當地只有40000美元的購買力,人均產值高但生活質素反而不及台灣。香港人去台灣生活就有living cost arbitrage嘅空間,攞住香港的儲蓄及收入去台灣使,就可以慳唔少。當然,去馬來西亞就更加爽啦,10000美元在當地嘅購買力有30000美元。既然馬來西亞嘅Living cost arbitrage 空間更大,點解我冇揀去馬來西亞呢?聽聞馬來西亞亦都有個居留計劃,在馬來西亞存啲錢就可以申請居留,不過每次只限10年,即是每10年就要續期一次,期間當地社會保障系統,醫療保障唔會俾我地享用,咩都要俾足錢。而且要續期嘅嘢,唔包一定得,會唔會取消?會唔會加價?冇人知。唔通到時又被迫回流香港咩。台灣對港澳居民嘅移居計劃就會接納我地成為佢地嘅一份子,全民健保住滿半年後就接納申請,定居申請設立戶籍後就可以永久居留台灣,獲得身分證及護照,可以投票選市議員,立委及總統,國民退休金計劃亦被納入其中。想長久居留無後顧之憂,當然選擇台灣啦。
其他嘅數據,包括失業率、通脹率、GDP增長率、信貸評級等等,大家都幾靚仔,冇咩好講。反而有兩個數字令我感到有啲驚訝,就是貧窮線及嬰兒夭折率。香港及南韓分別有19.9%及14.4%嘅居民生活於貧窮線下,而台灣則只有1.5%!唔通台灣真係冇窮人嘅?細心啲Google一下就好易搵倒答案嘞。香港以住戶入息中位數嘅一半釐定貧窮線,以2017年為例,1人家庭收入低於每月4000元,即屬活於貧窮線以下。台灣則以獲批準成為低收入戶的方法去計算。兩者不能直接比較。不過,睇翻 Gini Index 呢,台灣嘅數據的確是好過曬另外三個地方嘅。
嬰兒夭折率方面,在台灣每1000個初生嬰兒就有4.3個會在一歲前死亡,高於香港及南韓嘅2.7及3,實在令人不解。台灣嘅醫療制度全球數一數二,但係在照顧嬰兒方面似乎要檢討一下。
總括來講,台灣對於香港華人來講是一個不錯嘅移居目的地,進可攻,退可守。萬一我地哩個自製嘅中年人嘅 working holiday 唔成功,冇得伸延去其他地方,留在台灣居住,都可以自由安定地生活落去。
(Photo by Mihály Köles on Unsplash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