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車遊台灣(一)

(舊文一篇,講下我地同台灣嘅淵源)

冬季吹東北季候風,要順風勢而行,就要以順時針的方向踩車。不過,以此方向行走就不能走在靠近海的行車道上,沿路風景打了一個大折扣。所以,我們還是以逆時針方向行駛。

是次的計劃路程如下:

第一段:

高雄南行到墾丁(兩天),還車後在墾丁休息過兩晚。

第二段:

由台東走台11線,沿著東部海岸往花蓮(四天,另多預留一天作緩衝)。在花蓮還車後坐火車回高雄。捷安特剛好在台東火車站及花蓮火車站有據點,十分方便。順帶一提,整個台灣島的西面都是平地,東面都是山脈。在東面,花蓮市與台東市之間,山脈裂開了一條狹縫,形成了一個長約200km的山谷的地形,被稱為花東縱谷,是一個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的地方。由台東去花蓮可以選擇走這條山谷,是為山線(台9線),也可以走沿海的路,是為海線(台11線)。每次到這條路的開端時,內心總是有些微的掙扎,走海線還是走山線好呢?下次乾脆從花蓮走山線到台東,再從台東走海線到花蓮,繞一個圈。

分兩段踩車有以下的考慮:墾丁是台灣的渡假勝地,可多留一兩天;也可以讓踩了兩天單車的腿部肌肉休息回復過來。此外,墾丁到台東有一段路的路況比較差,分兩段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危險。我們乾脆坐車到枋寮轉火車到台東(據我們所知,墾丁沒有直接的公共交通到台東)。

我們預計每天平均走50公里。由大圍火車站到大尾篤約20公里,二至三小時便可走完吧。在台灣,每天花六小時隨玩隨走,輕鬆怡人。踩完車,消耗了熱量,還有一個空空的胃,可以痛快地品嚐當地美食,是比租私家車自駕遊優勝的地方。

實際行程:

第一段高雄到枋寮十分順利,只是離大城市還近,路上機車多(台灣綿羊仔),噴出大量污濁的廢氣,令呼吸管道感到十分不適。便利店有口罩賣,出發前記得買一個。第二天,開始看見碧藍的海水。不過,風開始對我們造成障礙。最後的十公里(由恆春鎮到墾丁),斜路多、大型旅遊巴多,比較辛苦。其實,捷安特的還車據點位於離恆春鎮中心10公里的一個渡假酒店內;離墾丁大街有14公里之遙。我們千辛萬苦踩到墾丁的旅店後,還花了台幣$800,雇用旅店的車送我們到據點還車,有點不爽。其實我們當天應該以還車據點作為目的地,還車後再用旅店的接送服務,便可省卻這些轉折不便。

第二段路,台東到花蓮,海岸公路風景的確美。但是天氣開始轉差,東北季候風凜冽,冷鋒襲台。雨雖然不十分大,但是濕漉漉的令人十分討厭。風的阻力很大,消磨意志。下坡時,本來走著每小時二三十公里,風迎面一吹,時速即時減至十公里。體重略輕的,甚至有被風吹倒的可能。本來以為海岸公路較為平坦,事實上卻很多起伏,不斷上坡下坡,亦會消耗很多體力。考慮到天氣問題,以及台11線上的村落稀疏,補給比較困難,在海岸公路踩了一天半後,我們決定經玉長公路(台30線)入花東縱谷,希望海岸山脈能有助阻擋東北季候風。

轉入山谷走山線,當然要翻過海岸山脈。有多條公路連接山線和海線,玉長公路總長約16公里,據說最短。中間有一段兩公里多的隧道貫穿山脈,不用翻越整座山。雖然如此,路還是很斜,我們乾脆推車上山,推了6公里到隧道口就可在隧道內踏車。出了隧道後,感覺氣溫驟降5度,令人心情一沈。不知是否因為山谷內沒有高熱容量的海水作緩衝呢?幸好隨著我們下降到山腳後,情況越來越好。平坦的單車徑,和緩的微風,讓我們輕易地以時速二十公里在田野間跑起來。難怪人們都聚居在山谷中。

往後的路程我們都輕輕鬆鬆,每天走三四十公里,晚上上網找下一站的民宿,在鄉鎮內逛一逛。最後一天將入花蓮市,可繼續走台9線,也可以用台11丙線。台11丙線入花蓮市,路況十分舒適,車少,暗斜下坡,可以一步不踩就滑行數公里。最後還可以經花蓮大橋,兜路到海岸公路的開端走走,到鹽寮的海鮮飯店吃龍蝦。

本來打算趁天氣好轉,第二天在花蓮市多留一些時間,下午才起程回高雄。到火車站買票才知道除了早上6:08分的班次外,所有往高雄的班車已滿座,而且也沒有直接去高雄的旅遊巴。只好趁捷安達的據點未關門,急急還車,第二天天未光坐車回高雄了。其實,台灣火車設有網上訂票服務,有朋友試過用香港特區護照號碼成功訂票,即使上不了網,見到火車站也應該嘗試買票。我們實在太大意了。

(Photo by Andrew Gook on Unsplash)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Back to Top

Copy Disabled,請尊重作者版權。